看歷史經常可以看見兩個詞”徭役”和”賦稅”, 很多王朝的某個時期都經常描寫“輕徭薄賦”, 令國家得以修養生息, 人民富足, 國力上升. “徭役”和”賦稅”的又是什麼呢?
“徭”和”役”兩個字, 意思也相同, 因此常常連着使用, 成為一個詞語.
先說”徭役”
是古代平民需要承擔的政府指定義務, 以現代比較普遍和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”兵役”. 由於勞力是最原始的政府可以收取的付出, 因此徭役很早就已經出現. 而古代徭役又有份”賦役”與”職役”
“賦役”簡單的說就是指勞力, 跟力氣有關, 是指為某種政府事項所提供的勞力活動, 例如運輸軍事物資, 建造宮殿, 修築城池, 開鑿運河, 搭橋修路等等.
“職役”則是按照所在的戶籍等級高低, 征調去擔任州縣和鄉村基層的某些職務. 有時候看電視劇有些鄉紳還帶有官府職務,實施官員的職能, 觀眾覺得肯定是什麼買官, 某某勾結什麼的, 有這種情況, 但同時也有可能他們也是在履行官府指派的義務勞動.
“賦”就是“稅”,“賦”原指軍事上人力、軍備、馬匹等等的徵調,而且早於“稅”出現。戰國以後,賦與稅逐漸混合,常常也指對土地課稅,並連用為“賦稅”,通常就是指實質性的財產的付出。夏商周時期的形式是“貢”,是若干年農業收成的平均數奉獻到政府裏,隨着時代的發展,貢的形式逐漸淡化,賦稅與徭役成為對平民的基本征收方式,但貢一直都存在,後來一般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向皇家的“朝貢”, 外邦的“進貢”。為什麼用貢這個字就是因為這個形式。
“徭役”和“賦稅”是國家的主要勞力資源和財政收入,每當大興土木,對外征戰,統治者如果是驕奢淫逸,酒池肉林,開支必然脹大,那麼征收必然大幅增加,人民負擔自然越來越大,民怨隨之增加。根據史書記載,秦朝的阿房宮徭役70萬人,秦始皇陵也用了70萬,修築長城50萬人,防備匈奴30萬人,在嶺南動用了50萬人,還有保障政府和軍隊所需物資的運輸,同樣徭役不少的平民。可見古代如果要實施大工程是需要動用多麼多的人力,而這些人力是無償的,官府規定的。
至於“賦稅”則非常精彩,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, 歷史上五花八門, 視乎當時社會狀況, 官府的”需要” 而增加, 名目多如繁星, 最常見的比如
- 田租/地租 (種田納稅, 用地交租 – 最基本的了. 中國共產黨的成功,核心靠的就是”土地革命”)
- 鹽鐵稅(鹽和鐵一直以來都是政府控制的戰略物資,國家專賣,平民買鹽和鐵其實就是變相向政府納稅屬於現在所謂的商品消費稅)
- 戶賦(按家庭為單位交的稅)
- 更賦 (等於免役稅,讓國家把錢給別人替你幹活)
- 獻費 (老百姓向皇帝“孝敬”一些錢財,漢朝時期每人每年63錢)
- 算賦/口錢,相當於人頭稅 (按一家的人口計算交多少錢。如果你是有錢人,養了奴婢,每個奴婢你要為她們交錢。家裏15歲至30歲還沒有結婚的女兒也要交稅,而且加倍 – 這也是古代女子很早就找個人家嫁出去的一個原因)
- 財產稅/營業稅,比如漢代有個項目「緡錢」「緡」是把一千枚銅板串一塊兒,顧名思義,「緡錢」就是政府強行從您那一千枚銅板中抽出來的若干枚。由於古代不像現代,買賣現金交易,沒有專業的評估人員,全憑上報者自行報告,但如果向官府舉報有人瞞報財產,成功的話舉報人可以分得當中的一般財產。
- 間架稅/印契錢/鈔房定帖錢/斟合錢/房地租……這些不同朝代的名稱基本等於現在的房產稅
不管曆朝歷代的稅收項目名字如何千奇百怪,但來來去去都是“徭役”和“賦稅”, 勞力和資產. 歷代封建統治者, 重視地、戶、丁賦役的徵調, 重視這些方面的稅法或役法的制定; 另一方面, 也十分重視商稅、鹽稅、茶稅、礦稅、契稅等項稅收,而這些稅收在封建國家的經濟中日漸重要, 以至於賴其生存.
雖然歷代統治者中曾經有不少“輕徭薄賦”的舉措, 也確實讓國家和人民得以喘息, 但仔細看這些措施一般都是大亂之後繼任的統治者實行的, 不是作為一個長期的官府標準去實施, 直接的說他們是沒法子, 一定要這樣做. 實際上很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隨着統治者的喜好/慾望而逐漸“重徭厚賦”, “橫征暴斂”導致人民不堪重負“官逼民反”, 秦王朝的第一亂陳勝吳廣就是因為徭役而爆發的. 至於這些